手机版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亮点纷呈,多元合作共筑国际教育新桥梁

时间:2025-07-27 16:32:00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期间,一系列聚焦教育国际化、产学研融合、教师交流的重磅活动密集举办,国内外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齐聚一堂,通过签约合作、联盟启动、基地揭牌等多种形式,推动中国与东盟及世界各国在教育、科技、人才领域的深度联动,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教育合作注入新动能。

“贵匠工坊”再启航:职教出海构建国际化合作新生态

以 “职教出海、教随产出” 为主题的 “贵匠工坊” 合作洽谈及经验交流研讨会成为交流周焦点。会上,贵州交通职业大学、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等18所国内外高校签署合作意向,贵州交通职业大学、贵州轻工职业大学等5所院校共同启动 “贵匠工坊” 联盟,吸引了来自中国多省市及泰国、柬埔寨、厄瓜多尔等国的110余家高校和企业代表参与。

作为贵州职教国际化的重点项目,“贵匠工坊” 以国产装备及优势产品海外输出为核心,通过实体技术设备载体,推动技术标准、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与教育文化元素协同出海,构建起职业教育国际化2.0新型模式。

截至目前,依托交流周平台,贵州已在东南亚、南亚、中美洲建立 7 个海外办学机构,开展19个海外合作项目,5所高职院校入选 “中国 — 东盟双百职校强强合作旗舰计划”,为 “黔货出山” 和职教竞争力提升搭建了重要支点。

产学研用联动:前沿领域合作结出务实成果

2025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贵州)聚焦数智科技、新能源材料等前沿领域,吸引近300名中外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代表共商合作。

会上,贵州大学、贵州财经大学分别与英国卡迪夫大学中英生态城市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越南胡志明市财经大学等签署 7项合作协议,涵盖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共建等内容。同时,贵州财经大学携手国内科技企业共建的3个产学研用实践基地正式揭牌。

越南胡志明市财经大学副校长吴明海表示,会议为高校、企业、政府搭建了协同创新桥梁,双方计划从学生流动、学者互访、联合研究全球协作与人工智能技术等方面深化合作。

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国际处处长赖顺安也分享了合作成果,他说:“我们与中国200所高校建立‘姐妹校’关系,其中20余所为‘985’‘211’高校,在学生交流、科研合作等领域成效显著,期待未来进一步互学互鉴。”

教师交流赋能:搭建可持续发展合作平台

聚焦教师培养模式创新、专业能力提升与国际合作等核心议题,教师国际交流合作研讨会暨东盟国家科学教师培训开班仪式举行。贵州省教师发展中心、贵州师范大学等4家单位与东盟国家相关机构签署合作协议,推动教师联合培训与资源共享。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任洁介绍,学校已与柬埔寨教育青年体育部幼儿教师培训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将扩大对柬埔寨各学段教师的教育培训,同时与泰国皇家南邦大学国际汉语专业合作,开展当地汉语教师帮扶交流,为东盟国家教师能力提升与文化交流添砖加瓦。

从职业教育国际化品牌启航,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再到教师队伍国际共育,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合作活动,持续深化中国与东盟及世界各国的教育纽带,为构建互利共赢的国际教育合作生态注入强劲动力。

记者: 孙艺瑗 王昱雯 田婷婷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