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头条##遵义头条# #遵义红花岗区#
感恩遇见,您可以点下“关注”,每天了解各地地理和人文。
一、地理概况
红花岗区位于贵州省北部,北倚娄山,南临乌江,地处黔北山原向黔中丘陵过渡地带,是遵义市的中心城区之一。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15.2℃,降水量1094.2毫米,生态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较高,拥有凤凰山、大板水国家级森林公园等生态“肺叶”。湘江河穿城而过,形成“城在绿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的园林城市风貌。
二、历史沿革
红花岗区历史可追溯至战国时期,属夜郎国鄨国辖地。唐贞观十三年(639年)置播州,南宋时成为地方行政中枢,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改土归流设遵义军民府。1913年改为遵义县,1949年设立县级遵义市,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市设红花岗区,成为地级遵义市的核心城区。1935年遵义会议在此召开,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成为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点,红花岗区因此被誉为“转折之城”。
三、人文特色
红花岗区文化多元交融,包含红色文化、土司文化、佛教文化与民俗文化。
红色文化:以遵义会议会址为核心,拥有34处革命遗迹,如老鸦山战斗遗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等,是全国红色教育重要基地。
土司文化:海龙囤作为中世纪军事古堡,是播州杨氏土司治所的见证,2015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佛教文化:金鼎山寺庙群(“西南小峨嵋”)、湘山寺等千年古刹,晨钟暮鼓传承宗教文化。
民俗文化:芦笙、秧歌等民间艺术活跃,乡村“农家乐”与石板小巷展现黔北淳朴民风。
四、旅游景点与路线规划
核心景点:
1. 红色之旅:遵义会议会址、红军山烈士陵园、毛主席旧居,串联红色历史记忆。
2. 历史古迹:海龙囤(世界文化遗产)、杨粲墓(宋代石刻艺术代表)、桃溪寺古墓群。
3. 自然风光: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大板水原始森林、碧云峰喀斯特地貌。
4. 宗教文化:金鼎山、湘山寺、回龙寺。
路线规划建议
一日游:遵义会议会址→红军山→凤凰山公园→湘江河畔夜景。
两日游:首日红色主题(会址、老鸦山遗址),次日探访海龙囤、杨粲墓,体验土司文化与自然景观。
五、特色文化与美食
饮食文化:以黔北风味为主,代表性美食包括遵义羊肉粉、豆花面、鸡蛋糕,佐以茅台、董酒等名酒。
民俗活动:农历六月金鼎山庙会、苗族芦笙节,展现民族风情。
酒文化:作为茅台酒发源地之一,酒文化融入日常生活,酒礼、酒歌独具特色。
六、名胜古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遵义会议会址、杨粲墓、海龙囤。
省级文保单位:湘山寺、郑莫祠(纪念清代文学家郑珍、莫友芝)等11处。
七、历史名人
郑珍、莫友芝:清代“西南硕儒”,沙滩文化代表人物,其学术成就与文学著作影响深远,郑莫祠为纪念二人而建。
杨粲:宋代播州土司,其墓葬杨粲墓以精美石刻闻名,被誉为“西南地下艺术宫殿”。
红花岗区集红色圣地、历史名城、生态绿城于一体,既是革命精神的象征,又是黔北文化的缩影,依托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
这里既有遵义会议的历史厚重,也有湘江河的灵动秀美,更有羊肉粉的烟火气息。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与全国双拥模范城,红花岗区正以“红色文化+生态旅游”双轮驱动,打造全国著名红色文化旅游新高地。
谢谢您耐心阅读,谢谢您点赞、收藏,小编难免有疏漏,期待您的评论和补充,小编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