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纽约法拉盛公园大看台球场,当最后一分尘埃落地,20岁的菲律宾球员亚历山德拉·伊埃拉抑制不住情绪,泪流满面地瘫倒在球场上。全场8000名观众的欢呼声如浪潮般席卷赛场。
伊埃拉在美网女单首轮决胜盘1比5落后的绝境中实现逆转,最终以6比3、2比6、7比6(13)的比分爆冷击败世界排名第14位的丹麦名将陶森,闯入下一轮。
伊埃拉不仅收获了个人大满贯首场正赛胜利,也成为公开赛时代首位赢得大满贯单打正赛胜利的菲律宾选手,将自己的名字刻进了菲律宾的网球史。

在此之前,20岁的伊埃拉从未赢过大满贯单打正赛胜利。今年法网与温网,她均在三盘大战中出局。而这一次,纽约皇后区成了她的“隐形主场”——赛场旁的皇后区伍德赛德,因聚居大量菲律宾裔而被称为“小马尼拉”,当地居民纷纷涌入看台,举着菲律宾国旗为她呐喊助威。赛后,目前世界排名第75位的伊埃拉表示:“这场胜利意义非凡。身为菲律宾人,我深感自豪。我一直渴望创造更多历史。对我而言,这场比赛足以载入史册。”
这位20岁的菲律宾姑娘的爆发并非毫无征兆。在今年3月的迈阿密公开赛上,她一路连胜三位大满贯冠军——斯瓦泰克、凯斯、奥斯塔彭科跻身四强,可惜在半决赛中不敌美国名将佩古拉。那段惊艳的表现让伊埃拉一战成名,但此后她在顶级巡回赛事中陷入短暂低谷,直到美网赛场再度爆发。
当被问及如何实现这场惊天逆转时,伊埃拉的答案有些出人意料:“关键在于经验,虽然我的WTA职业生涯才刚刚起步,但我已经打了非常非常多场比赛。无论是哪个级别赛事,紧张的对决和高压时刻都可能出现。我从4岁就开始打球,现在20岁了。我已经有16年的参赛经验。在那些关键时刻,强大的心理素质和专注力,就是我能获胜的关键。”

对伊埃拉而言,开创菲律宾的网球历史已成常态。在这个拥有过亿人口的国家,篮球才是第一运动,而她正在为菲律宾网球开辟一条新路——12岁时成为首位赢得“小冠军大师赛”(面向12岁至14岁青少年的顶级国际赛事)冠军的菲律宾选手;2022年斩获美网青少年组女单冠军,成为首位捧起青少年大满贯奖杯的菲律宾人;此后,她又成为首位跻身WTA排名前100位的菲律宾选手。
成就的背后是天赋、努力与机遇的结合。伊埃拉的祖父是忠实的网球爱好者,在当地俱乐部教网球,其中埃拉与哥哥米科的兴趣最为浓厚。“我从未想过自己会从事网球之外的事业。”伊埃拉回忆道,“我能感觉到自己打得越来越棒,也意识到自己一直有潜力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12岁那年,伊埃拉的网球生涯迎来重要转折点。她凭借“小冠军大师赛” 冠军获得了纳达尔网球学院的奖学金。岁的13 伊埃拉埃拉告别父母远赴欧洲,在专业体系中接受训练。“当时我完全没想过能获得奖学金,”伊埃拉回忆道,“我只知道这是我想做的事,那一步对我成为职业选手来说至关重要。”

伊埃拉天生拥有运动基因,也具备良好的经济条件:母亲曾是菲律宾顶尖游泳运动员,如今在当地电信巨头担任高管,为她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与经济支持。不过,虽然在菲律宾拥有优渥条件的孩子不在少数,但抓住机会成长为顶尖网球选手的人只有伊埃拉一个。毕竟,网球在菲律宾只是小众运动。
“成长过程中,这条路其实很艰难,”伊埃拉曾坦言,“因为虽然世界范围内有很多值得敬仰的选手,但身边没有同胞前辈为你铺路。我希望我的成绩能把菲律宾网球推向新的高度。”如今,伊埃拉终于成为自己期待的“引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