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电影《翠湖》斩获金爵奖后昆明内映引热议 凭借本土叙事传递家庭温情与文化力量

时间:2025-07-05 12:11:00

云南网讯(记者 牟燕红)云南本土电影《翠湖》在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斩获金爵奖亚洲新人单元最佳影片奖后,于7月4日在昆明举行内部展映交流活动。在上海,《翠湖》为新人导演卞灼和整个创作团队带来了荣誉,也让人们将目光再次聚焦于蓬勃发展的云南影视。在昆明,《翠湖》以细腻的情感刻画和独特的云南本土视角,引发热烈讨论。

主创亮相与观众互动

电影《翠湖》是卞灼的首部剧情长片,电影以家族旁观者的视角,勾勒当代中国家庭代际之间的情感裂痕,还有阶层之间的潜在冲突。卞灼在现场分享了创作初衷,他表示,影片灵感源于外公的日记,希望通过家庭故事展现代际情感与方言文化的传承。影片中,昆明方言与普通话交织出现,卞灼说:“昆明老一辈可能说方言,年轻一代更习惯普通话,这种语言混杂正是城市的真实写照。”

内映现场,主创团队悉数亮相。《翠湖》演员大部分来自云南省话剧院。其中,主演李振平、李红梅为云南省话剧院资深演员,主演王娟更是在云南因主持和话剧表演而家喻户晓。在影片中饰演“谢淑贞”的王娟表示,这个角色是云南女性“善良敢言”的缩影,曾担心表演“过于凶悍”,但最终以“内心充满爱”诠释出人物魅力;在影片中饰演“谢淑娟”的李红梅则回忆拍摄时克服工作冲突的经历,动情讲述“云南艺术工作者有责任讲好本土故事。”

主创团队与观众互动的氛围热烈又充满深度。一位“新昆明人”在观影时数次落泪,称影片让她理解了昆明丈夫“刀子嘴豆腐心”的表达习惯;一位西班牙观众表示,“我很好奇片中老年人的情感关系,他们为什么没有在一起?”主创回应:“不在一起也是一种充满爱的尊重。”这番对话,引发关于不同文化中情感表达方式的跨文化思考。

现场观众互动

业界人士对《翠湖》赞誉有加。有专家认为,影片突破了传统的标准叙事,“影片中云南人用宽厚化解矛盾的方式,恰是本土文化的独特魅力。”云南省电影家协会相关人士指出,该片是云南青年导演“本土题材国际化表达”的成功尝试,为云南电影注入了新的活力。

内映尾声,相关部门领导转达了对影片的关注与支持,称其为云南影视发展的“重要信号”,并呼吁各界助力影片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正如导演所言,《翠湖》的内核是“用云南方式传递家庭与爱”,这部充满本土温度的作品,不仅是一次光影创作,更是对云南文化根脉的深情回望,其蕴含的“独立审美”与“地域魅力”,或将为中国电影注入更多元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