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辖区居民在太康东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了解招聘信息
从“@”到“√”,是一个从求职到就业的链条。
近日清晨,孙淑红来到自己所在的“1m2”就业创业服务站,翻开登记本,在小刘的名字后面画上一个“√”。
刚撂下笔,叮的一声手机屏幕亮起——在“太康企业就业服务”微信群里,一家企业发布用工信息,并@孙淑红,让她帮忙转发、推介。
孙淑红指尖轻点,招聘信息就像只信鸽,扑棱棱飞进辖区求职微信群。不一会儿,群里便冒出一串“气泡”:“这个岗位有‘五险一金’吗?”“上班地点在哪儿呀?”……
用工企业翘首以盼,求职居民殷殷期待,孙淑红恰似一座连心桥,将双方紧紧相连。
“如果用工企业长时间没有@我,我就有点着急了。”孙淑红说,作为一名就业创业服务人员,她最想看到的是用工企业找到合适的员工、求职群众找到心仪的岗位;最愿意干的事,是在登记本上多画几个“√”。
孙淑红是洛龙区太康东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就业创业窗口的工作人员。有人说她是牵线的“红娘”,在企业和求职者间穿针引线;有人说她是“就业驿站”的摆渡人,用政策作桨,以服务为舟,载着求职者驶向理想的彼岸。
“其实,我就是一个信息传递者,像我这样的人,咱洛阳还有很多。”孙淑红说。
孙淑红工作的地方,正是基层党群服务中心的就业创业窗口,这个小小的空间,被形象地称为“1m2”就业创业服务站。
当然,“1m2”并非服务站的真实面积,而是象征着就业创业服务扎根基层、零距离服务群众的理念。这项创新举措通过打造“最小服务单元”,以精准高效“小支点”撬动就业“大民生”。
近年来,我市依托社区和邻里中心,已建成152个这样的服务站,由专人开展贴心服务,打通服务群众就业“最后一米”。
目前,我市已形成“1+2+N”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一个园区”,即洛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核心园(先行区);“两个市场”,即在市民之家新建的市级人力资源市场和线上零工市场;“N”即多个站点。这是一个全方位、立体化就业创业服务网,“1m2”服务站是其中重要一环。
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城市经济,重点培育发展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科技服务、创意产业等新业态,吸引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在洛就业创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冷暖。按照计划,我市今年将实现新增城镇就业9.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76万人。
152个“1m2”服务站,织就温暖“云服务”。微信群如星火,点亮求职路,企业可精准揽才,群众能随时@专属顾问。每当一个名字后面被画上“√”,都是一份工作确定,也是一个家庭的新起点。
从“@”到“√”,是一条温暖的就业创业服务链,更是一座承载希望、通向未来的彩虹桥。(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谢娜娜 文/图)